发布单位:北京宝云兴业科贸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5-23
所谓生化需氧量(bod)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它是以水样在一定的温度(如20℃)下,在密闭容器中,保存一定时间后溶解氧所减少的量(mg/l)来表示的。当温度在20℃时,一般的有机物质需要20天左右时间就能能完成氧化分解过程,而要全部完成这一分解过程就需100天。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对于实际生产控制来说就失去了实用价值。
天然水中氧的主要来源是---溶于水中的氧,其溶解量与温度,压力有密切关系。温度升高氧的溶解度下降,天然水中溶解氧含量约为8~14mg/l,敞开式循环冷却水中溶解氧一般约为6~8mg/l。
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的多少,也反映出水体遭受到污染的程度。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氧化污染物质需要消耗氧,使水中所含的溶解氧逐渐减少。污染---时,溶解氧会接近于零,此时便滋长繁殖起来,并发生有机污染物的而发臭。因此,溶解氧也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水中的碱度是用---中和的方法来测定的。在滴定水的碱度时采用两种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的终点。用---作指示剂时,滴定的终点为ph8.2~8.4,称为---碱度或p碱度。此时,水中的氢氧化物全部被中和,碳酸盐转化为碳---盐,就是碳酸盐被中和了一半。即p碱度=co32--全部oh-。
用橙作指示剂时,滴定的终点ph为4.3~4.5,称为橙碱度或m碱度。此时,水中的氢氧化物、碳酸盐及碳---盐全部被中和,所测得的水中各种弱酸盐类的总和,因此又称为总碱度。
即m碱度=全部hco3-全部co32-全部oh-。如果水中单独存在oh-碱度,水的ph>;11.0;水中同时存在oh-、co32-时,ph9.4~11.0;如水中只有co32-存在时,ph=9.4;当co32-、hco3-共同存在时,ph8.3~9.4;单一的hco3-存在时,ph=8.3;但ph<8.3时,水中碱度也只有hco3-存在,此时的ph值变化只与hco3-和游离的co2含量有关。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能够接受h离子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含量。水中产生碱度的物质主要由碳酸盐产生的碳酸盐碱度和碳---盐产生的碳---盐碱度,以及由氢氧化物存在和强碱弱酸盐水解而产生的氢氧化物碱度。
所以,碱度是表示水中co32-、hco3-、oh-及其他一些弱酸盐类的总和。这些盐类的水溶液都呈碱性,可以用酸来中和。然而,在天然水中,碱度主要是由hco3-的盐类所组成。
可认为:总碱度m=[hco3-]2[co32-][oh-]-[h]当ph值大于7.0时,[h]可略去,故,m=c(bx-)=[hco3-][2co32-][oh-]mol/l形成水中碱度的物质碳酸盐和碳---盐可以共存,碳酸盐和氢氧化物也可以共存。
然而,碳---盐与氢氧化物不能同时存在,它们在水中能起如下反应:hco3-oh-==co32-h2o由此可见,碳酸盐、碳---盐、氢氧化物可以在水中单独存在,除此之外,还有两种碱度的组合,所以,水中的碱度有五种形式存在,即:
(1)碳---盐碱度hco3-;
(2)碳酸盐碱度co32-;
(3)氢氧化物碱度oh-;
(4)碳---盐和碳酸盐碱度hco3-co32-;
(5)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碱度co32-oh-。